4月24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落成仪式在绵阳举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杭义洪,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李思进,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原子能机构系统工程司副司长高洪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炳仁发表致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王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夏佳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邓建军,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副主任焦栋出席活动。
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孵化的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备的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水平,是军用核技术成果向民用医疗器械转换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是核医学影像关键设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目前,该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已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得到成功运用。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自2019年开始筹备,2020年6月开始动工,2021年3月完成施工。中心落成之后,将提升绵阳市及周边地区的核医学药物供给、研发能力,成为核医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为新型诊疗药物研制提供平台。
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兴主任表示,PET-CT与普通CT的区别在于,前者检测更灵敏,而且是功能层面的,而后者一般是形态层面的。相比普通CT等影像技术,PET-CT可以提前3~6个月发现异常,而医用回旋加速器正是为其生产配套的显像剂,即生产医用同位素的核心装备。离开了医用回旋加速器提供同位素,核医学重要的诊断工具PET-CT和PET-MRI也是无水之鱼。
此前,医用回旋加速器技术和产品长期受到欧美等垄断,我国相关设备全部依赖进口。国内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投入商用,标志着我国正式打破西方发达在这一关键领域和设备的垄断局面,为实现医用同位素自主化供应铺平道路。
杨兴主任表示,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在使用体验方面其性能不输给同能级进口产品,稳定性更胜一筹,价格更是中国制造的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邓建军透露,研发团队正在开发更小型的医用回旋加速器,以适应县级医院使用,目前已经完成设计,预计今年年底推出。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表示,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落成,标志着我国核医学设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我国核医学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