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家长比教好孩子更难

这些年,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家庭教育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当代的家庭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态?

大学生家教或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一方面又是教育者,走进一个个陌生家庭,除了讲授课业,也是家庭教育的见证者,旁观了不同城市不同家庭面临的教育困境。

蒋雨(化名)是国内某211大学的大四学生,目前已被保送至某985高校读研。截至目前,她已经当了三年多家教,以线上、线下一对一授课的形式,带过30多名中学生。其中,既有来自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也有东南沿海等大城市的学生。

家教这份兼职,让蒋雨在远离父母的本科求学期间,见证了30多种各异的家庭教育生态,有温馨的,有励志的,也有令人惋惜甚至无法理解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一地鸡毛……”她说。

家长过度干预

比学生更让老师“心累”

小安是蒋雨线上授课的学生之一,来自江苏的初二男生。这本是个能让老师省心的好学生,然而每次上课,蒋雨却感到很心累。让她心累的,是小安的爸爸。

试课前,小安爸爸告诉蒋雨,孩子英语水平很差。词汇运用不行,翻译题做不好,把孩子的英语贬低得一无是处。

结果课上做了测试,蒋雨发现,小安英语基础很不错,“家长对孩子做题状况的分析是对的,但打压得太过了。”

第一次线上试课,耳机里时不时听到小安爸爸的声音:“你不要说话,听老师讲。”屏幕那头立马噤声。

蒋雨当时正在鼓励小安表达。孩子性格内向,好不容易开口,又被爸爸打断。短短20多分钟的试课,小安的回答被多次中断。

试完课,小安爸爸提出,假期要每天上课。蒋雨再次愣住。

一节课有2小时,蒋雨上课频率一般每周2次,之前从没有学生每天上课,何况小安才上初二。

后来沟通过程中,家长又提出了诸多蒋雨认为不太合理的要求——“教超纲的高中知识点”、“每天要额外留作业”、“布置超纲习题”等等。

此后蒋雨逐渐了解到,小安父母的学历都挺高,所以经常从本科生、研究生的水平,去衡量一个初中生的英语。“我发现学历高的家长,普遍对教育很有想法,但也会过于主观。”蒋雨说,“他的父母又容易焦虑,经常把打压孩子的话挂在嘴边,导致孩子自我怀疑。”

还有比小安爸爸更难应付的家长。在蒋雨3年做家教的试课经历中,很少遭遇“滑铁卢”,而成都初三女孩小静的妈妈,就给了她一个闭门羹。

给小静的试课结束后,蒋雨自我感觉不错,师生互动时,孩子很开心,还聊到了自己学校的老师。但一旁的小静妈妈沉下脸,挑了一堆毛病:为什么不讲更多知识点?为什么跟孩子聊天?讲课时太凶,语气太硬。

蒋雨说,要不问下孩子的想法。小静妈妈回了一句:“孩子懂什么!”

“其实一个初三的学生,应该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老师,但是她过度依赖父母,家长过度干预孩子。”蒋雨说。拒绝她的同时,家长还说起之前面试拒掉的985大学生,同样挑剔上课水平。

小静妈妈最开始的招聘要求是,211大学以上的学生,考过四六级和雅思,有初三带学经验。但实际试课时,对讲课风格细节从头挑剔到尾。为了辅导口语,有人推荐留学生给小静,但小静妈妈认为留学生英语不地道,于是联系了外教,又因为外教不是英美人,英语还是不够纯正,依然不满意。

后来,小静妈妈不惜血本,找了机构名师试课,但上了几节课就退了。整个暑假,小静在十几个不同的试课老师中辗转,不仅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还在初三冲刺阶段耽误了学习时间。

“有的家长非常挑剔,总是想找到一个‘完美’的老师。小静的妈妈对于上课细节,会挑到什么时候讲什么知识点,不同知识点分别要讲得多少。”蒋雨对此非常不认可,“没有老师能完全匹配家长的想法,满足80%以上已经很相配了。”

家长过度放任

孩子不想上课就毫无办法

家教生态,几家欢乐几家愁。有过度焦虑的鸡血家长,就有过于放任的甩手掌柜。

高三女生婷婷的家庭,跟小安家仿佛是两个极端。

过年前,从婷婷妈妈那里得知,孩子过年一周不用上课,蒋雨内心是震惊的。

“这个女生是高三生,再过3个月就要高考。高三学生找家教补课,最多年三十和年初一休息两天,她居然休一周,完全不是高三生的作息标准。”蒋雨一脸不可置信。

蒋雨是文科生,除了英语,还辅导地理学科。去年年底,婷婷妈妈找到蒋雨时,也事先打了“预防针”:“我女儿的地理真的很差,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吓着。”

一上课,果然。地理只能考二三十分,基础知识一问三不知,靠直觉做题。婷婷上辅导课也是不情愿配合。

婷婷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爸爸是“甩手掌柜”,妈妈管孩子学习。因为爸妈都宠着,婷婷在家里的话语权很大,父母也无条件纵容,孩子不想上课就不上。蒋雨反复劝说家长,“我让她再考虑下,不是说我想收课时费,而是高三到这阶段,时间很宝贵。但这位妈妈说孩子坚持要休息,只能同意。”蒋雨时常感到无力。

每次课前,蒋雨需要提前画一大堆地图,因为要反复讲,图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上完课都很累,讲课都是声嘶力竭。我真恨不得穿过屏幕,当面和她讲。”

开学前几周,普通家长都会向家教预约课时,周末时间也很抢手。但直到开学后的周五,婷婷妈妈才慢悠悠来预约周六的课时,发现早就排满了。

考虑到婷婷已经高三,蒋雨硬挤出两小时排课。虽然教了婷婷两个多月,但算下来,到目前也就上了8节课。

“而且年前的知识点基本白讲了,全得重头再来。”说到这里,蒋雨很挫败,“我和她妈妈接触下来,他们是普通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平时放任孩子,对于孩子高考这种人生大事,家长也听之任之。”

现在,蒋雨已经不指望婷婷自主复习了。她把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了婷婷妈妈——每天监督孩子学习,并打卡!

“我觉得家长们经常难以把握‘边界感’。学习是自主过程,家庭教育要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家长总是在孩子身边,他们会习惯性向你求助。但也别什么都听孩子的,毕竟是未成年人,对于重要的问题,态度一定要坚定明确。”蒋雨说,“至于学习方法,完全是因人而异的问题,家长不适合过度干预了,可以给适当建议,但要让孩子自己判断,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