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闪亮的名字值得铭记

□记者 赵星月“我和你,曾经一起闯过生与死的边际,在惊涛骇浪里艰难呼吸,在绝望的尽头相互勉励;我和你,曾经只有咫尺的距离,在精疲力尽的征程中紧紧相依……”这是“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医生发布仪式现场的一段朗诵。经历过抗击新冠疫情,护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医者形象在每一个人心底深深铭记。近日,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向参与疫情防控的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从险情到险情始终冲在最前线10位“最美医生”中,有3位医生与疫情短兵相接。现场短片再现了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无畏身影……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出第3批援鄂医疗队,护理部主任护师杨惠云担任护理领队。“病房里,家人不能相伴左右,那么谁来陪伴患者?谁来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我们。”杨惠云习惯把病房比喻成特殊家庭,住进这里的每一位病患都得到了亲人般的照护。“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说,要带着情怀去工作,要有智慧地去工作。疫情肆虐之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蔡卫平同样严阵以待。17年前,他抗击非典时不幸感染,亲身感受过呼吸窘迫的绝望,让他更懂活着的意义;17年后,他再披铠甲,每天到隔离病区巡诊,到重症病区救治,始终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不知道敌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这样描述他打过的防疫硬仗。从1999年到2020年,从大肠杆菌O157:H7到新冠病毒,徐建国临危受命,凭借多年如一的前瞻思维和备战状态,让一次次传染病险情有了转机。从青丝到银发不悔漫漫医者路20世纪50年代,饶明俐与柴嵩岩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自此踏上了大医精诚、厚德仁心的为医之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饶明俐躬身一甲子,潜心医、教、研事业,诊治患者逾30万名,培养专业人才2000余名,在神经内科领域名满天下。耄耋之龄的她,一次参加学术会议,由于会议还未开始,便到隔壁会场去听另一场学术会议。“我是中途进场的,不想麻烦别人起身让座。”饶明俐索性坐在了楼梯台阶上。哪曾想,一张高龄教授坐在楼梯上认真听会的照片流传于网络,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楼梯教授”,纷纷给饶老的求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点赞。仪式现场,这位银发奶奶步履稳健。她感慨:“我离不开这个工作岗位,哪怕在疫情最严峻时期,我还惦记着去上班。如果有来生,我还做医生!”这同样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柴嵩岩的信仰。“柴老,今天您能赶来,我们特别荣幸。”主持人说。原来,仪式当日,柴嵩岩照例出了门诊。“习惯了,40年了。”在她看来,90岁高龄一周四诊稀松平常。回首从医70载,一次看诊,激发了柴嵩岩一生的执着。1967年的一天,她接诊了一位怀孕4个月的孕妇。“她已经生了4个无脑儿了,都是女孩。”柴嵩岩回忆,那位母亲渴望的眼神,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她翻遍典籍、四处请教,发现相似病例后找到了诊疗思路。最终,在她的帮助下,这位母亲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孩子。从海岛到高原仁心无处不在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岛,一座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的海中小岛,每两个小时一班的轮渡是它与陆地唯一的联系。闭塞的环境、单调的生活,几乎让吉钓岛成了“老人岛”。230余位老人的健康问题全都落在了一个人肩上。王锦萍,岛上唯一的村医,迎着海风背着药箱访遍村落人家,守护这座小岛整整34年。王锦萍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也难免留下遗憾。“我父亲住院,我才照顾了两天,老人就过世了……到现在,我心里都过意不去,做儿女做得很不够,所以我把岛上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王锦萍坦言。骨瘦如柴,腹部高高鼓起,多少年来,包虫病成为牧民挥之不去的噩梦。经过多年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文涛将“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运用于晚期包虫病治疗,终结了高原藏区“虫癌”无救的时代。他曾吸着氧气走上手术台,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成功实施极高难度肝脏外科手术。“如果给我10年时间,我想带领我的团队,还你一片无虫的草原!”现场,王文涛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悠扬的歌声中,最美医生的故事被诉说着。他们中,有一生只做一件事、见证我国小儿心血管学科立于国际学术之林的拓荒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医师丁文祥;有不断突破生命禁区、一次次站上心脏外科医学制高点的冲锋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肖颖彬;有缔造孩子们明亮未来的追光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魏文斌;还有破除“因病致贫返贫”顽疾的健康扶贫团队……“最美是信仰有力量,最美是誓言的铿锵……燃烧自己,你给人间一片光亮。”正如歌词所唱,这些闪亮的名字,值得铭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