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为不典型增生,是细胞在再生过程中过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增生的上皮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核增大失去极性,有丝分裂象增多,腺体结构紊乱。临床上异型增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
轻度、中度异型增生被认为是不稳定现象,可自然逆转,也可发展为癌,当到达重度异型增生阶段,则逆转可能性很小,可进展为癌的概率高,需要进行积极的临床预防性治疗。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是国际公认的癌前病变,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段,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协会将其称为上皮内瘤变。
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是以杯状细胞为特征的肠腺替代了胃固有腺体,说通俗点就是,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
A.慢性浅表性胃炎(生理性);B,慢性浅表性胃炎(HP+);C,慢性萎缩性胃炎;D,肠上皮化生
关于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目前的证据是:
有癌的胃比有良性疾病的胃,其肠上皮化生发生率高而且广泛;
肠上皮化生与癌的发生部位非常相似,同样在胃窦的小弯比大弯及胃底多见;
胃癌高发区比胃癌低发区肠上皮化生多见。
有直接组织学的证据说明癌可能发生在肠上皮化生部位,也有人证实从肠上皮化生移行为癌组织。医学上根据肠化生的形态及分泌黏液种类不同,把肠化生分为完全性肠化生和不完全性肠化生,或小肠型化生和结肠型化生,一般认为不完全性肠化生和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关系更为密切。
按照肠化生细胞占胃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比例,将肠化生分为轻、中、重三级,研究表明,癌变的危险性与肠化生的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因为肠上皮化生有导致癌变的危险,所以我们称其为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