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秋冬疫情,医院要抓关键点

□蒋荣猛在2003年“非典”以后,我国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应对重大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近些年,即便是面对季节性流感,公立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科、呼吸科等科室也常常是人满为患。遗憾的是,这些传统的传染病暴发流行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冲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新冠病毒远比流感传染性强,表现更加隐蔽,使得传统的应对策略、措施和方法因而受到巨大挑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公立医院作为感染者就诊的第一选择,遭到重创。而医疗资源一旦受到挤兑,不仅患者得不到及时、恰当救治,还会暴发医院感染。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地位,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责无旁贷地发挥主导作用。这其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降低发病率和病亡率至关重要。为备战秋冬可能到来的疫情,医院应做好几个关键点的工作。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传染病预检分诊、筛查系统。一方面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和互联网医院减少门诊人群聚集;另一方面要把住医院入口,在各个入口设置灵敏准确的红外线测温仪,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发现疑似患者要及时送至发热门诊。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排查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医院要保证有足够的候诊区域和隔离观察床位,满足筛查的需要。由于预检分诊并不能做到100%发现,因此,除了发热门诊,医院所有临床科室每个接诊的医务人员都应当建立起新冠肺炎筛查意识。二是提高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能力。目前,我国有近一半的三级医院不能开展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有的医院出具检测结果时间过长,这势必会让疑似病例不能及时诊断。因此,医院要根据自身微生物实验室条件,改建、扩建实验室,或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畅通的合作机制,实现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开展核酸检测,并在当天出具结果。疫情期间,公立医院还应承担所在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任务。三是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理念,医务人员要建立起“视所有患者都是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对象”的理念。这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同时,要做到“双向防护”,即既要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也要保护患者免受感染。标准预防要贯穿诊疗活动的全过程,卫生健康部门不仅要将标准预防纳入医院的考核体系,也要纳入医务人员的考核体系中。四是要重建医院分区。为确保人流、物流不交叉,医院整体环境不仅要有“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和医患“两通道”的划分,普通病房、ICU、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也要有“三区和医患两通道”的划分,各分区之间设有缓冲区。医院还应设有一定数量的单人病房,甚至设置1间~2间具有单向气流或负压通风的隔离房间。这样,一旦有传染病暴发,医院可以迅速投入使用,同时可以继续为非传染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此外,ICU建设和技术力量储备也要加强。在新常态防控形势下,公立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关键力量,只有做好应急处置,保证医患有效隔离,才能确保其他诊疗活动安全、平稳、有序运行。(作者系国家医院感染控制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