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文章表明,由赛诺菲巴斯德和阿斯利康联合开发、具有延长半衰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在二期B阶段临床试验中显著降低了整个RSV流行季节中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就诊病例数。这一结果首次揭示了该预防性单克隆抗体在预防婴幼儿RSV感染、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方面的广阔前景。
Nirsevimab可降低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就诊率和住院率
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射Nirsevimab的150天之内,试验组中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就诊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70.1%(95% CI: 52.3%-81.2%)。与此同时,在注射Nirsevimab的150天之内,试验组中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78.4%(95% CI: 51.9%-90.3%)。此外,Nirsevimab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生理盐水相似,未观察到任何超敏反应。
研究作者、纽约州立上州医科大学儿科教授、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全球母婴和儿科健康项目主任Joseph Domachowske博士表示:“Nirsevimab的数据令人振奋,因为在整个RSV流行季只需注射一次就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这种创新的方法极具潜力,可以减少门诊、急诊和住院的人数,显著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RSV是导致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致病原
RSV是一种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首要致病原,也是造成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在全球,99%因RSV导致的5岁以下死亡病例在发展中国家。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前均感染过RSV,且80% 因RSV感染而住院的婴幼儿原本是健康儿童。据研究估计,2015年全球新发与RSV相关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3300多万,导致约320万人住院,并有5.96万例5岁以下儿童院内死亡4,因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住院和医院死亡病例中约有45%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表示:“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因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导致住院甚至死亡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有些病情较重的患儿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等症状,需要在ICU使用呼吸机治疗,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中国急需有效药物减轻RSV疾病负担
目前中国市场尚无任何有效预防和治疗RSV相关疾病的药物上市。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治疗方法仍以隔离护理和缓解症状为主。此外,国内缺乏大规模的RSV疾病监测,同时RSV诊断率也偏低,均导致RSV的认知度严重不足。
“令人鼓舞的是,试验数据显示,通过注射Nirsevimab,高危婴幼儿和健康早产儿因RSV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都显著减少。”赛诺菲巴斯德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John Shiver说,“80%因感染RSV住院的婴幼儿在感染前是健康的,且之前没有并发症。但目前还没有获批的预防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健康。”
目前,基于对二期B阶段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估,Nirsevimab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并获准入选欧洲药品管理局的“优先药物计划”。在日本,Nirsevimab也被日本医学研究开发署选为“促进儿科新药开发的药物遴选研究计划”中的“优先开发药物”。
申昆玲表示,“目前,在RSV预防和治疗领域方面仍有极大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如果Nirsevimab能最终上市,将填补RSV感染预防领域的一大空白。希望尽快在国内展开相关临床试验,让所有中国的婴幼儿受益。”
据悉,赛诺菲巴斯德正在携手各方,共同推动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性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在国内的上市,保护亿万中国儿童及家庭免受RSV的侵害。